養豬設備包括育肥豬欄、保育床、高培保育床、球墨鑄鐵底、高培分娩床、高培產仔床等六大系列。養豬設備其中又分了很多小類,還有仔細的規格,型號。如何選擇與豬場飼養規模和工藝相適應的的經濟的養豬設備是提高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
母豬產仔和初生仔豬的養育是養豬生產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初生仔豬個體小、體弱,調節體溫的機能不健全,對寒冷的抵抗力差,在冬天產仔常出現凍死、壓死、踩傷的危險。仔豬成活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豬舍結構、供暖通風和分娩欄的結構。
分娩欄是一種單體欄,是母豬分娩哺乳的場所。分娩欄的中間為母豬限位架,是母豬分娩和仔豬哺乳的地方,兩側是仔豬采食、飲水、取暖和活動的地方。母豬限位架一般采用圓鋼管和鋁合金制成,后部安裝漏縫地板以糞便和污物,兩側是仔豬活動欄,用于隔離仔豬。
養豬設備的運用請求:
1)員工在獨立操作設備前,應參加設備操作規程、保護養護常識培訓,獲得操作證書后方能上機操作。
2)操作工要做到“三好”、“四會”:
“三好”即管好設備,用好設備,養護好設備;
“四會”即會運用設備,會保護設備,會查看設備,會掃除一般性毛病。
3)養豬設備操作工的“五項紀律”:
A.實施專人專機操作,憑操作證運用設備,嚴格恪守操作規程;
B.常常堅持設備的規整,按規則加油,合理的光滑;
C.恪守日點檢和交接班準則;
D.管好東西、附件,不得遺失;
E.發現異常,當即泊車查看,自己不能處理的疑問,應及時陳述并協同修理人員進行掃除。
使用優勢:
1、干凈衛生的分娩環境,使母豬產后恢復快,能充分發揮豬只的生產潛能;
2、便于對母豬和仔豬的管理;
3、能保護仔豬,放止被母豬壓死;
4、能提供良好的衛生條件,能防止活物積存和的繁殖,減少仔豬疫??;
5、能為初生仔豬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和活動空間;
6、減少養殖戶在精力與經濟上的投入,增加經濟收入。
7、提高仔豬成活率。
母豬產床護理方法:
1、仔細觀察母豬分娩征兆:由于臨產前母豬陰戶腫大,充血,顏色由紅變紫。母豬出現筑巢行為。當表現突然停食,呼吸加快,煩躁不安,時起時臥,頻頻排糞排尿,拉小而軟的屎,每次排尿量小,但次數頻繁等情況,說明當天即將產仔。
2、詳細記錄分娩持續時間和出生間隔:一天中要對母豬進行多次檢查。母豬分娩持續時間平均為2.5小時,超過8小時可能是難產。兩仔豬分娩間隔平均為16分鐘,如果母豬安靜,仔豬相隔幾分鐘出生,說明產仔正常。相反母豬煩躁不安,極度緊張,不斷努責,顯得吃力,并且產仔間隔在45分鐘以上,可能是難產,就引起足夠重視。
3、注意做好人工助產:母豬分娩時一般不需要幫助,分娩過程中決定是否需要助產至關重要,掌握起來有難度。一方面,不需急于助產,因為助產會增加產道感染的危險性;另一方面,如果分娩過程不順利,又沒有及時進行助產,不僅會增加死胎,降低仔豬生活力,而且還會造成母豬死亡。
通常,在護理母豬產床設備時,當母豬分娩過程較慢時,有的飼養員或初學獸醫人員,為求分娩,喜歡用催產素來催產。值得注意的是催產素的使用是有適應癥的,不能濫用,更不能超劑量使用,如果使用不當,不僅催產不成,反而會造成不的損失。